酒渣鼻的中医治疗方法


酒渣鼻的中医治疗方法

文章插图
血热熏肺型酒渣鼻治疗
辩证:鼻部、双颊、前额广泛红斑 , 或在红斑的基础上起丘疹、脓疱 , 舌质红 , 苔黄腻 , 脉弦数或滑数 。
治疗原则:凉血清热 。
方药一:凉血四物汤
配方:生地、白茅根各30g , 当归、川芎、陈皮、黄芩、桃仁、栀子各10g , 红花、甘草各6g 。水煎服 , 日服2次 , 每日1剂 。
肺胃热盛型酒渣鼻
辩证:鼻部发红 , 进辛辣刺激性饮食或精神兴奋时加剧 , 可见口鼻周围皮肤起轻度红斑且有淡红色丘疹或伴有少数脓疱 , 自觉瘙痒 , 伴烦热口渴、咽干、纳呆、便秘等 , 舌质红 , 苔薄黄 , 脉浮数或滑数 。
治疗原则: 清肺胃热 , 佐以凉血活血 。
方药一:枇杷清肺饮 配方:枇杷叶、黄连各9克 , 桑白皮、黄柏、牡丹皮、栀子各12克 , 赤芍15克 , 白花蛇舌草、生地黄各30克 , 生甘草6克 。
组佛啊:水煎服 , 每日1剂 。胃热较盛者 , 加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知母12克 。大便秘结者 , 加大黄12-15克(后下)、枳实12克 。
加减方:有脓疱者 , 加金银花、连翘各15克 , 穿山甲12克 。
方药二:凉血清肺饮 配方:生地30g , 丹皮9g , 赤芍9g , 黄芩9g , 知母9g , 生石膏30g , 桑白皮9g , 枇杷叶9g , 生甘草6g 。
加减:大便秘结 , 加大黄、大青叶 。
气血瘀滞
辩证:鼻尖部结缔组织和皮脂腺增殖 , 毛囊口扩大或见囊肿、丘疹、脓疱 , 鼻部皮损处颜色呈黯红、紫褐 , 皮肤肥厚 , 结节状隆起 , 表面凹凸不平 。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点、瘀斑 , 脉弦涩 。
治疗原则:活血通窍 , 行瘀通经 。
方药一:凉血四物汤 配方: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五灵脂、凌霄花各9克 , 赤芍、丹参各15克 , 黄芩、牡丹皮各12克 , 生地黄、土茯苓各30克 。水煎服 , 每日1剂 。
方药二:通窍活血汤加减 配方红花、赤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白芷各10g , 生姜5片 , 老葱3根 , 大枣7枚 。水煎服 , 每日2次 , 日服1剂 。
偏方-土方-验方
偏方一 偏方:大枫子仁、蓖麻子仁各9克 , 木鳖子仁、水银各3克 , 铅粉6克 。
方法:将上药共捣成膏 , 纱布包好 , 涂擦患处 。每日2-3次 。
偏方二 偏方:木鳖子仁、大枫子仁、大麻子仁、樟脑各6克 , 核桃仁、水银各9克
方法: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 , 再加入樟脑、水银 , 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 , 涂患处 。每日2-3次 。
偏方三 偏方:木鳖子、大枫子、核桃仁、桃仁、水银各9克 , 蓖麻子15克(取仁) , 脑砂3克 。共捣如泥 , 用纱布包好 。
用法:每日3次搽患处 , 数日可愈 , 不再复发 。
偏方四 偏方:大麻子、大枫子各50克 , 取仁捣碎;红粉、轻粉各5克 , 掺入前者拌匀做丸 。每丸重7-8克 , 用4层纱布包 , 挤出油后擦患处
用法:每晚1次 。1丸可擦2-3次 。
【酒渣鼻的中医治疗方法】

推荐阅读